起步后的探索(1983年—1996年)
1983年,北京市昌平農村職業學校成立。成立之初,學校堅持面向農村、面向農業、服務農民的辦學方向,開設果樹和畜牧兩個專業。學校先后在興壽、黑山寨、馬池口、南邵,景文屯、長陵、城北等村鎮開展面向農業生產的職業技術服務與開發,把職業教育的育人功能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創造出“興壽經驗”、“黑山寨治梨”等聞名全國的先進經驗。
1991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重點職業學校。1996年,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逐漸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
1983年
1984 年
學校增設果林專業,共開設畜牧、農學、果林三大專業。
1985年
學校增設花卉專業、蔬菜專業,原農學專業學生分流至新設專業。學校增設生產科研處。
1986年
學校第一棟教學樓竣工(現航空樓),同年建成鍋爐房、浴池共
1988年
昌平農村職業學校汽車修理廠建立。
學校第二期工程交付使用,其中包括學生宿舍樓(現6號樓)、學生食堂、浴室。
學校在東沙屯鴨廠治理禽霍亂、下莊鄉扶貧、香堂村舉辦“汽車修理班”、“企業管理班”等為服務當地經濟做出顯著成績。
學校增設汽修、企管、建筑、工藝美術、計算機5個專業,包括原有畜牧、園藝(花卉、蔬菜合并)、中藥貯運共8個專業。
1989年
學校召開“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學校結構工資方案。學校為平谷縣舉辦“汽車修理班”。到興壽鄉治理撂荒梨園初見成效。
1990年
10月 學校在黑山寨鄉建立分校,招收新生40名,7名青年教師赴黑山寨任教。
11月 學校為52880部隊舉辦“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培訓學員91名。
1991年
3月 學校被評為“北京市重點職業學校”。
8月 學校設立企業辦公室。
12月 學校為沙河鞏華鎮舉辦“綠色證書培訓班”,培訓學員80余人。
1992年
學校建成電教樓(現數字藝術中心),實驗樓(現綜合實訓樓),體育、配電室。
4月 學校教師承擔“綠色證書培訓教材”的編寫工作,完成教材2本,共計20萬字。
5月 學校與河北灤平縣職業中專校建立友好校關系。4名教師赴該校支教。
10月 由華夏基金會捐贈的現代化溫室建設正式開工。
1993年
5月 華夏溫室在校內落成并投入使用,面積為693平方米。
9月 學校創辦校辦企業貴友玩具廠、廣賢建筑設計事務所。
學校增設服裝、外企管理、財經專業。
1994年
3月 學校開始探索研究“模塊式”教學改革。
5月 建筑專業27名學生、外企管理專業29名學生分別到黑山寨分校和昌平機車車輛廠進行實習。
6月 昌平縣教育局在學校召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
12月 學校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單位”。
1995年
7月 北京市昌平農村職業學校河北灤平分校正式成立,招收灤平學生80名。
9月 新建教工食堂投入使用。9月 采取提前招生的形式,共錄取新生1247人。
10月 學校為北京機械士官學校舉辦軍地兩用人才培訓,培訓學員81名。
10月 學校榮獲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1996年
5月 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
1996-1998年,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