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學科組是學校開展教研活動重要機構。為加強和改進我校教研工作,提高全體教師參予課改的水平和能力,充分發揮學科組工作在推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依據學校有關規定,特制定學科組評估方案,旨在促進我校學科組工作,形成有效的教研機制,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高我校教學水平。
(二)評估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評價材料 權重 自評分 實得分
管理及組織(10分) 根據學科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學期有一次較大規模的學生技能競賽活動) 活動材料 3
學科組長準時參加學校學科組長會、教學會議,并及時傳達學校教學精神,學科組成員按時參加學科組會議和學校教學會議 會議記錄 3
組內有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案 方案 2
組內檔案齊全 檔案 2
師德及組風(10分) 認真貫徹《教育法》、《教師法》、模范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無教學事故和重大違紀行為 檢查記錄 3
教師敬業愛生,面對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奉獻精神,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意見 座談記錄 2
組內團結、真誠合作,協作精神強 自我評價 2
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課堂常規。備課充分,教案規范,作業量適當并及時認真批閱,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檢查記錄 3
常規活動(30分) 積極參加市、區、學校教研活動及其它各種活動及比賽,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意識強 參加情況 3
每周確保90分鐘教研活動,并且有明確的教研內容,教研活動常規與創新兩手抓 活動記錄 4
有集體備課、說課、評課、研討、反思等項活動 活動記錄 5
組內教師做到主動聽課、評課,教研氣氛濃厚 聽課記錄 4
準時上交包括學期工作計劃、教學計劃、活動記錄、月總結、期末總結在內的各種材料,內容有創新、有借鑒意義 材料 5
學科組長根據《教師教學評價方案》進行組內常規檢查和定期教師評估,就檢查和評估結果進行組內小結 檢查記錄 5
高質量完成包括出卷、閱卷、監考、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等學校交付的其它教學工作 材料 4
教科研工作(25分) 定期組織教學理論、課程理論、教學業務知識的學習,學習有計劃、有材料、有總結 學習 材料、記錄 5
學科組有本組的教改課題,并自覺地運用到教學中,有階段成果。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學期末人人有論文 立項材料、論文 5
學科組成員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大膽進行教學方法的變革,探討新的教學模式,研究有效教學策略,構建新的教學結構模式,進行課程體系整體改革。改革有方案、有實施過程、有效果反饋與評估 聽課記錄、總結 7
學科組主動參與各級各類課程的研發 過程材料 3
積極參加市、區級或學校組織的評優課、公開課、研究課 證明 2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教案 3
業績(20分) 學科教學技能競賽(市級一等:4分、二等:3分、三等:2分;區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校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證書 4
教師論文評選獲獎(市級一等:4分、二等:3分、三等:2分;區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校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證書 4
在正式出版物(有正式書刊號)上發表的文章、論文。 復印件 4
指導學生獲獎(市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區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 0.5分) 證書 3
學科組教師參加課件、教具評比(市級一等:4分、二等:3分、三等:2分;區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校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證書 3
編寫出成形的校本教材 講義 2
學科組特色(5分) 學科組在青年教師培養、骨干教師培養、教研、教學質量等方面有特點(在學校有示范作用) 總結